-
關鍵詞:
-
資料類型:
-
上傳時間:
2012-02-22
-
上傳人:
-
下載次數:
1291
-
需要積分:
0
-
暫無上傳相關文件
-
資料簡介
-
虧損20億元?凡客現金流難以為繼?
2011年冬天的zui后時分,凡客誠品陷入一場同行和媒體的口水中,在多位高管離職后,“凡客危機”似乎愈演愈烈。
記者調閱北京*凡客誠品和北京凡庫的工商資料,后者是凡客的投資人注資的重要載體,并采訪多位接近陳年和凡客誠品人士后獲知:凡客誠品的情況似乎并沒有那么糟糕。
過去三年,凡客誠品虧損了2.5億元;2011年,凡客誠品或將虧損6億元。與此同時,凡客誠品保持了年銷售額200%以上的增長。
而另一邊,凡客誠品的投資人則前仆后繼地往凡客誠品投錢——今日的凡客誠品,是陳年和管理層努力做出來,亦是VC們堅定支持“砸”出來的。
對于凡客今年是保增長,還是爭利潤,陳年微妙地對記者說:“凡客今年穩(wěn)中求進。”
凡客“砸”了多少錢?
2007年6月,陳年從網離職已經2年,這2年間他創(chuàng)辦過電商類企業(yè),未能成功;這一次他考慮在網上賣衣服。
7月,他從王榮慶手中買下北京夢托邦信息技術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夢托邦”)80%的股份,然后把其更名為“凡客誠品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”(以下簡稱“凡客誠品”)。在陳年成為夢托邦實際控制人以前,雷軍已經是夢托邦的股東,占股10%。而且,雷軍一直到今天,都是凡客誠品的股東。
在網做過高管、自己也創(chuàng)業(yè)過的陳年,從一開始就知道借助資本的力量。同年9月,他又注冊成立了北京凡庫誠品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北京凡庫”)。此后,北京凡庫一直是凡客誠品和資本的紐帶——VC們拿著大把美金投入埃文有限公司(EvanCorporation)換取股權,埃文有限公司將錢注入北京凡庫,陳年等人將凡客誠品的股權質押給北京凡庫,北京凡庫協議控制凡客誠品。
北京凡庫是這個VIE鏈條中的重要節(jié)點,也是接受VC資金的載體。從北京凡庫實收資本和投資總額的變動,便可知道,陳年做凡客誠品,是一件多么燒錢的事情。
凡客誠品前后融資六輪,其股權變動之復雜,遠超外人想象,其主要脈絡大體如下:A輪由聯創(chuàng)策源和IDG資本領投;B輪由軟銀賽富領投;C輪由啟明創(chuàng)投領投;D輪由老虎基金領投;E輪由上述老股東內部投;zui后一輪則是大家熟知的淡馬錫和中信產業(yè)基金領投,IDG資本跟投。
但上述遠不是這六輪融資的全部,其中,聯創(chuàng)策源是凡客誠品和陳年zui為堅定的看多派,每一輪都跟投;IDG資本亦跟投多輪;包括F輪中,除了那三家外,前述股東中亦不乏跟投者。只有老虎基金和軟銀賽富跟投的輪次較少。
前述接近凡客人士指出,VC們幾輪累積的投資總額應該在20億元上下,估計這就是zui初網上傳凡客誠品虧損20億元的來源。他指出:“虧損20億元*是胡扯。”
多位業(yè)內人士都告訴記者,凡客誠品在F輪的確獲得2.32億美元的融資,凡客誠品這一輪的估值,也的確是32億美元。所以,目前的凡客誠品,手中有現金而心中不慌。
F輪融資結束于2011年8月,熟知電商行業(yè)的人知道,彼時正是電商泡沫的,當時業(yè)內盛傳一種說法:電商企業(yè)一元人民幣的銷售額,對應在私募市場上一美元的估值。而凡客誠品的F輪融資,毫無疑問,是泡沫的標志之一。
一位接近陳年的人士也表示,凡客zui初幾輪的投資者們,在后面幾輪都跟投。他表示,這說明zui接近和了解凡客誠品的VC們,都非??春藐惸旰头部驼\品——不然不會堅定跟投。他也指出,電商的確是件很難做的事,美國之前幾百家電商企業(yè),大部分獲得了風險投資,zui終做出來的僅亞馬遜而已,亞馬遜也燒了VC們很多錢。中國的電商行業(yè),zui終能做到一定規(guī)模并獲利的,不會超過10家。
虧損真相
電商行業(yè)的走勢,進入2011年四季度后盛極而衰。“電商過冬”的說法應運而來。據投中集團統(tǒng)計,2009年到2011年11月,PE、VC投資電商行業(yè)共有225筆,其中美元的投資比比皆是。雖然這里面不乏多家基金投同一家公司的情形。但這一輪過冬,對電商的創(chuàng)業(yè)者和投資人的負面影響都非常大。
一位電商業(yè)內人士指出,電商企業(yè)由熱轉冷的重要原因,是中國概念股赴美上市窗口的關閉。2011年8月,土豆網艱難上市,之后再無中國內地企業(yè)在美國上市。這造成的結果是,電商創(chuàng)始人難以通過IPO募資,電商的投資者們難以套現。
在這一背景下,凡客誠品成了重量級的出頭鳥。
媒體上、同行飯局上的“凡客危機”,忽然之間鋪天蓋地。
北京市工商管理局的凡客誠品過去三年財務數據顯示,凡客誠品2008年到2010年的銷售收入約為1.2億、3億、12億元,這個數據和之前陳年的公開說法有所出入,但可以看出凡客誠品的成長性的確驚人。
從這些數據亦可以看出,凡客誠品過去三年虧損了2.5億元人民幣左右,凡客誠品的毛利率維持在40%上下,2010年利潤率為-14.67%。
進入2011年后,陳年曾對媒體宣稱2011年的銷售收入目標是100億。有陳年的投資人私下無奈地說,“人都有頭腦發(fā)熱的時候,我們其實沒有給過他壓力。”
記者獲悉,凡客誠品去年前三季的銷售收入為20億元,去年預計銷售額為32億元。隨著品類的擴充,凡客誠品碰到一個麻煩:庫存顯著增加。
一位接近陳年的人士告訴記者,凡客誠品去年8、9月份間的庫存過高,但隨后在實施一些*手段后,凡客誠品的庫存又恢復正常水平。但*的惡果是:凡客誠品的利潤率開始下滑。2011年,凡客誠品的利潤率開始逼近-20%。 
綜上可知,凡客誠品去年的虧損額,大約為6億元。
要盈利還是要速度?
一位外資投行人士告訴記者,凡客誠品四季度zui終放棄上市,背后的原因是,對資本市場給出的估值不滿意。他認為,凡客誠品IPO是沒有問題的,關鍵看陳年和投資人是否愿意接受較低的估值。
如前面所說,凡客誠品F輪估值是32億美元。正常情況下,IPO時的估值應該高于這一數字,否則zui后一輪投資者就虧了。目前的美國資本市場,甚至再等上一年,凡客誠品都難以在這個價位IPO。此時的陳年和凡客誠品,處于一個十字路口:是砍營銷費用,放慢增速減小虧損,還是繼續(xù)高舉高打沖銷售額?之前幾年中,VC們在投電商時,決定投與否、估值幾何等跟企業(yè)家對賭的標的,幾乎是以銷售額為綱?,F在,邏輯是否轉變呢?
2011年12月30日,陳年接受記者采訪時,拒絕回答此問題,只表示未來凡客誠品的策略是“穩(wěn)中求進”。
前述接近陳年的人士亦告訴記者:“陳年未來一年的策略,我認為還是以穩(wěn)健為主。”
穩(wěn)健為主背后的意思是,今年的凡客誠品,將放慢增速。
工商資料顯示,凡客誠品在2008年的銷售費用約為9300萬——而凡客誠品當年的收入,不過1.2億元。陳年把收入近八成都交給了互聯網廣告商,且還得靠他妙手偶得的“凡客體”,才得以短暫時間內,讓普通網民記住“凡客”。
到2010年,凡客誠品的營業(yè)費用為5.39億,這其中銷售費用可能超過4億,銷售費用占到凡客誠品收入的1/3強。
某種程度上,這是電商的邏輯——投入的是廣告,“擠”出的是銷售額。
到2011年,業(yè)內曾傳過一種說法,凡客誠品這一年的銷售費用高達10億。前述接近陳年的人士告訴記者,真實的費用遠沒這么多。他認為,現在凡客誠品的回頭客非常多,“2010年,凡客持平的機會不是沒有,就算不持平也可以做到虧損很少。”
這一說法,和一位電商高管的看法吻合,他認為:凡客誠品只要砍營銷費用,應該能打平的。因為凡客今日的銷售額,意味著每個月有2萬多人次在凡客購物,凡客賣的是衣服,會有很多回頭客,這樣足以支撐凡客誠品的銷售收入。
而陳年的說法是,“不用砍營銷費用,也可以不虧損。因為凡客在成長。”
這句話背后的意思應該是,凡客誠品不用降低營銷費用的額,但隨著凡客銷售收入的擴大,營銷費用只要不增長,那其占總收入的比例自然會降低。
但記者獲知,凡客誠品現在還是由陳年*的管理層在決策,VC們不會太多干涉陳年的決策。
對此,陳年并不否認,他說:“資本方給了我足夠的信任和支持。”
(來源:服裝界)
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凡本網注明"來源:紡織服裝機械網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紡織服裝機械網,轉載請必須注明紡織服裝機械網,。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②企業(yè)發(fā)布的公司新聞、技術文章、資料下載等內容,如涉及侵權、違規(guī)遭投訴的,一律由發(fā)布企業(yè)自行承擔責任,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。
③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④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